助力乡村振兴∣工研院发布四川长虹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项目

4月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线上发布了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
据公司重大项目部总监董柯介绍,为真正意义上解决农企、农户融资难、卖不出、规模小的困境,修缮金融机构在投资农作物生产经营中利润低、风险高、不完善的难点,帮助政府规避监管难的痛点,以数据支撑实现农业农村绿色、智能、集约化建设的目标,四川长虹以多年积累的大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人工智能AI分析、机器视觉、系统集成的技术优势自主研发出该项成果。平台采用市级—区县级—村社级(产业园区)三级联动部署架构,通过集成对接地理信息数据、传感器数据、视频数据,构建“4个1”农业服务体系。
该平台根据特定种类的植物生长模型,设立植物特定生长期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上下线值,实现农药、化肥的精准自动实施;与川农大、市农科院合作,建立特定种类的农业病虫害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农业病虫害在线分析诊断;利用经纬度对地块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地块的农作物种子型号结合生长环境等因数对产量进行预估;运用前端摄像头、光谱无人机等物联设备对整个区域的农业产业进行统筹监管。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绵阳市梓潼县潼江河谷优质粮油示范园,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据公司重大项目部总监董柯介绍,为真正意义上解决农企、农户融资难、卖不出、规模小的困境,修缮金融机构在投资农作物生产经营中利润低、风险高、不完善的难点,帮助政府规避监管难的痛点,以数据支撑实现农业农村绿色、智能、集约化建设的目标,四川长虹以多年积累的大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人工智能AI分析、机器视觉、系统集成的技术优势自主研发出该项成果。平台采用市级—区县级—村社级(产业园区)三级联动部署架构,通过集成对接地理信息数据、传感器数据、视频数据,构建“4个1”农业服务体系。
该平台根据特定种类的植物生长模型,设立植物特定生长期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上下线值,实现农药、化肥的精准自动实施;与川农大、市农科院合作,建立特定种类的农业病虫害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农业病虫害在线分析诊断;利用经纬度对地块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地块的农作物种子型号结合生长环境等因数对产量进行预估;运用前端摄像头、光谱无人机等物联设备对整个区域的农业产业进行统筹监管。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绵阳市梓潼县潼江河谷优质粮油示范园,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 可实现农业农村管理决策数据化,主管部门各项数据统一化标准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质量安全信息化,将分散建设的涉农信息系统打通,实现业务资源的共享开放和高效整合,助力乡村振兴!
工研院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成果发布,中国工业报、凤凰网、四川日报、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等21家中央省市媒体参与了报道,吸引1.8万余人次(企业)在线观看。
工研院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成果发布,中国工业报、凤凰网、四川日报、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等21家中央省市媒体参与了报道,吸引1.8万余人次(企业)在线观看。
(绵阳工研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