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孵化服务载体联盟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员风采 > 征文展示
创新蓝海产业 培育新兴业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5 15:35:04 浏览:
张潇文
成都盛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在加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力度的同时,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越来越活跃,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新动能正在加速孕育与积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不仅提升着人们的“获得感”,也在为经济社会各领域转型升级注入新能量。
    例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持续广泛应用渗透,催生了电子商务、网络叫车、互联网金融、网红经济等一批新业态。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业模式逐渐被“免费服务赚客户+增值服务赚利润”等新赢利模式取代。
    此外,一批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与日俱增。一方面,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27个重点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4%提高到2015年的约8%,正在成为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通常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等特征,对经济增长的直接间接贡献十分可观。
    因此,在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约束下,加之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市场需求疲弱带来的巨大压力,倒逼传统产业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业态成为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着力点;另一方面,招商引资应从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的“红海”领域,转向吸引更多通过改造现有的体系,从成本、消费群体、消费方式转变、产品服务升级提升等诸多方面,实现创新从而跳出红海,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空间的“蓝海”领域。
    当一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时,大众消费就开始从模仿式、排浪式的消费进入到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目前正处于这一加快升级的时期。如今,我们处在消费需求急剧变化的新时代,消费方式在转变、消费热点在转换、消费观念也在改变。面对消费的急速变化,产业结构、经营模式、消费业态,唯有变化才能适应变化,而且越早变、快变,越主动。
    “这5年,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找到了新工作。2015年夏天我开上了滴滴快车,现在1个月能收入四五千元,好日子眼瞧着越来越近了。”钟长青开着一部白色新捷达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去年,滴滴出行创造出1750万个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在这些司机里,有238.4万人来自去产能行业。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不断加速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重塑,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注入强劲动力,网约车只是一个缩影。“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趋势,新经济成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
    目前,中央、省、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新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发展新经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问题的准确判断和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我省在发展国家大力推行的军民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可另辟蹊径,在已有的市场空间竞争中,开创四川省目前尚未形成产业体系的新业态。
现就“创新蓝海产业、培育新兴业态”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打造新业态产业集群区、孵化载体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文创产业的排头兵,在发展新业态产业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确立建设“西部文创中心”的城市定位。我省有望通过扶持蓝海战略,以成都市为核心,带动其他地区特色川蜀文化,打造新业态产业集群区、孵化载体,给予政策补贴等引导形式,实现新业态成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2、制定新业态相关产业链扶持政策
    促进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土施肥”,为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快推出有利于新业态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制定完善政府引导资金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收入税收优惠政策、行业准入标准,为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配套条件。
    3、规范新业态的行业标准,与专业服务能力的孵化载体合作、加强新业态的行业培训
    新业态、新行业的产生,在推动经济转型、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有据可查的行业标准的行业乱象。因此应紧随新业态的发展,尽快出台新业态的行业标准,与各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孵化载体合作,开展新业态的行业培训,注重从业者的素质提升,为新业态、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