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
2018年,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孵化联盟各兄弟单位的关心与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争创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为发展目标,围绕打造“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为孵化器重点工作,始终坚持发展优质创新企业,提升孵化服务水平。现将2018年具体工作以及2019年工作计划汇总如下:
一、简介
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以项目孵化为手段,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致力于科技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重点针对电子信息、互联网产业、新材料、环保产业、智能家居等行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孵化,大力发展并形成大数据产业、云计算产业、互联网产业为主的企业聚集、企业成长生态链。中心通过建设“人才”“资本”“技术”三大技术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通过设立共享会议室、免费停车场、企业食堂、增设定制公交、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为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
二、2018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创业服务中心坚持选优择优、全面提高孵化器场地利用率为原则,加强对孵化器企业的管理工作。基本情况:科技城创新中心(包含创新中心二期、孵化大楼、灵创孵化器、加速器A、B区及综合楼)合计面积2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80余家,吸收就业创业人数近8000余人。截止2018年底,预计在孵企业产值达到11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完成孵化并转入加速器企业20家。
(一)着力推进园区重大项目落地,加快落实孵化器转型升级
以科创区打造为“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孵化器在重点工作方面也有所调整,特别是在重点项目落地方面,一是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从项目工商、税务关系的注册再到项目选址最后落地,都由专人对接;二是实行重点项目优先的原则。在场地选择、部门沟通、解决困难等具体方面,都是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优先办理的原则对其开展工作;三是实行重点项目按时报,一周一报,一月一报,按照时间进度按时完成项目节点。
汇桔网自2017年12月签约以来,在公司注册、对接市金融办、联系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等方面都由项目专员牵头,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排除各种困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汇桔网在科博会期间正常开业。同时协助汇桔网开展“汇桔2018绵阳技术与服务资源对接会”、以“知识产权金融助推军民融合大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军民融合知识产权金融高峰论坛等大型专题活动。
(二)全面创新改革孵化服务,加快推进孵化器提档升级
一是持续完善“孵化+投资”孵化模式。“科创区双创孵化基金”是区财政制度供给的新样本,将有助于前景稳定、关注度相对较少且资金需求迫切的“夹心层”科技型企业获利。该基金的推出,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结合。
二是利用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创业服务中心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要求在孵企业全部进入该平台,就企业人员结构、产值、税收等经营状态按季度报表。开展在孵企业日常考核工作,了解企业最新动态,收集企业相关资料,现已完成500余家在孵企业档案的规整工作。
三是深化“政府+市场”服务方式,用好用活各类孵化平台。预计通过孵化平台引进15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各类专题活动50余场,充分体现了孵化器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经营管理相结合的优势服务方式。
(三)不断提升孵化器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双创”核心区。
围绕“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双创活动周”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推广创新创业经验,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正逐步形成“双创核心区”。一是不定期在创新中心开展“军民融合探索、企业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科创大讲堂”等活动,二是企业自发开展各类活动。如《2018中国(绵阳)科技城动漫游戏嘉年华暨世界》等文艺活动,不仅推动了科创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展现了科创区现阶段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了创新中心的双创氛围。全年开展近百场活动,累计吸引近万人参加。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 坚持以“产业化”为孵化主导方向。2019年创新中心将深入推进孵化企业产业化,鼓励在孵企业将更多的成果转化,同时对接高校及院所,建立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平台,同时促进产业化;
2、完善在孵企业“评估体系”,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高质量企业,提升在孵企业产值、税收等经济指标,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加强企业的培育工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本、技术”三大市场,助推企业较好较快发展,构建“孵化+加速器”成熟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孵化平台的培育工作,加强企业招引及培育;
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汇桔网等大平台的辐射作用,招引更多的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
5、围绕“军转民大赛”“双创活动周”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更加鲜明的“军民科技协同示范区”氛围;同时积极开展“走高校”“金融对接会”“产业推进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对外宣传活动。

一、简介
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以项目孵化为手段,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致力于科技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重点针对电子信息、互联网产业、新材料、环保产业、智能家居等行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孵化,大力发展并形成大数据产业、云计算产业、互联网产业为主的企业聚集、企业成长生态链。中心通过建设“人才”“资本”“技术”三大技术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通过设立共享会议室、免费停车场、企业食堂、增设定制公交、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为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
二、2018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创业服务中心坚持选优择优、全面提高孵化器场地利用率为原则,加强对孵化器企业的管理工作。基本情况:科技城创新中心(包含创新中心二期、孵化大楼、灵创孵化器、加速器A、B区及综合楼)合计面积2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80余家,吸收就业创业人数近8000余人。截止2018年底,预计在孵企业产值达到11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完成孵化并转入加速器企业20家。
(一)着力推进园区重大项目落地,加快落实孵化器转型升级
以科创区打造为“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孵化器在重点工作方面也有所调整,特别是在重点项目落地方面,一是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从项目工商、税务关系的注册再到项目选址最后落地,都由专人对接;二是实行重点项目优先的原则。在场地选择、部门沟通、解决困难等具体方面,都是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优先办理的原则对其开展工作;三是实行重点项目按时报,一周一报,一月一报,按照时间进度按时完成项目节点。
汇桔网自2017年12月签约以来,在公司注册、对接市金融办、联系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等方面都由项目专员牵头,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排除各种困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汇桔网在科博会期间正常开业。同时协助汇桔网开展“汇桔2018绵阳技术与服务资源对接会”、以“知识产权金融助推军民融合大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军民融合知识产权金融高峰论坛等大型专题活动。
(二)全面创新改革孵化服务,加快推进孵化器提档升级
一是持续完善“孵化+投资”孵化模式。“科创区双创孵化基金”是区财政制度供给的新样本,将有助于前景稳定、关注度相对较少且资金需求迫切的“夹心层”科技型企业获利。该基金的推出,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结合。
二是利用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创业服务中心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要求在孵企业全部进入该平台,就企业人员结构、产值、税收等经营状态按季度报表。开展在孵企业日常考核工作,了解企业最新动态,收集企业相关资料,现已完成500余家在孵企业档案的规整工作。
三是深化“政府+市场”服务方式,用好用活各类孵化平台。预计通过孵化平台引进15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各类专题活动50余场,充分体现了孵化器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经营管理相结合的优势服务方式。
(三)不断提升孵化器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双创”核心区。
围绕“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双创活动周”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推广创新创业经验,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正逐步形成“双创核心区”。一是不定期在创新中心开展“军民融合探索、企业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科创大讲堂”等活动,二是企业自发开展各类活动。如《2018中国(绵阳)科技城动漫游戏嘉年华暨世界》等文艺活动,不仅推动了科创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展现了科创区现阶段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了创新中心的双创氛围。全年开展近百场活动,累计吸引近万人参加。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 坚持以“产业化”为孵化主导方向。2019年创新中心将深入推进孵化企业产业化,鼓励在孵企业将更多的成果转化,同时对接高校及院所,建立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平台,同时促进产业化;
2、完善在孵企业“评估体系”,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高质量企业,提升在孵企业产值、税收等经济指标,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加强企业的培育工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本、技术”三大市场,助推企业较好较快发展,构建“孵化+加速器”成熟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孵化平台的培育工作,加强企业招引及培育;
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汇桔网等大平台的辐射作用,招引更多的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
5、围绕“军转民大赛”“双创活动周”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更加鲜明的“军民科技协同示范区”氛围;同时积极开展“走高校”“金融对接会”“产业推进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对外宣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