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谷
一、2019业务情况
天府新谷孵化器耕耘科技孵化事业25年,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A类)国家级孵化器,是国内首批“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孵化培育链示范单位,也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小企业创新基地,已形成了国内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孵化完整体系。在100余亩的载体上,天府新谷培育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以及与之配套的企业近千家,聚集创业人近20000人,高新技术企业67家,每年新增自主知识产权近400项,新增注册科技企业44家,雏鹰企业、瞪羚企业13家、上市挂牌企业133家,辅导过百项目获得财政支持,每年吸引带动资本4亿资金投向园区企业,园区总产值近40亿元,实现区域税收逾4亿。
天府新谷依托创新创业生态社区的定位,建立“新空间、新基金、新视野”的3.0发展模式。通过众创空间、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天使投资、国际孵化等核心内容的聚集,建成孵化链、创投链、国际链三链融合的具有天府新谷自身特色的孵化创新模式,形成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科技企业成长生态社区。构建以创业人为核心的专业化、平台化科技服务体系,从政策咨询、创业辅导、资源对接、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活动等内容着手,组建专业导师,服务团队为创业保驾护航,通过蓉创茶馆精准的服务活动、高质量助推“新谷系”创业成果转移转化。
二、特色亮点工作
打造全培育链体系,为各阶段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众创空间聚集创业动能,聚合社会创业资源,为创业者开辟道路;创业苗圃探索出免费入驻、定期毕业、长期培养,毕业跟踪的培育体系;孵化器以“孵化生态”和“创业生态”的“双生态”模式为基础,构建以创业人为核心的专业化、平台化科技服务体系;进入加速器阶段,对接产业资源,形成产业同频共振。同时,大力发展区域产业,打造区块链、VR/AR、文创类垂直领域孵化器,现已积极搭建AI技术平台,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带动园区新经济企业不断发展,培育产业,专业孵化,通过与垂直领域相结合,融合最新技术,整合专业服务,逐渐向专业孵化器不断延伸,提升高新区新经济资源的聚集,引领新经济在高新区生根落地。
金融服务方面,天府新谷策划建立创保合伙、蓉创基金、打造“孵化通”等金融服务产品,作为主发起人参与中科联服、中孵基金,通过担保、贷款、投资形成完整的金融服务链条,采取投贷结合的模式,向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国际化发展板块,通过“三网一枢纽、三跨两转的”开放拓展模式,引进国际化创新资源和机构,布局海外载体,搭建国际桥梁,打通国际科研成果交流交往的通道。引入欧洲排名第一的加速器SBC,首次进驻中国,落地天府新谷,建立项目、人才、要素的跨境交流平台。在上海湾谷打造高质量“飞地”建设,让全球项目有效落地,吸引优质项目来蓉发展,为国外项目提供了一把打开中国市场的有效钥匙。正加快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在国际已建载体基础上,继续探索在欧洲、亚洲等建立离岸孵化基地,并携手国际知名孵化器、加速器,通过共建、共管、共交往模式,吸引国际创新成果来川、来蓉转移转化,建设全球化创新要素聚集的国际化创业社区。
三、2020年工作计划
1、打造区块链、VR/AR、文创类垂直领域孵化平台,现已积极搭建AI技术平台,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带动园区新经济企业不断发展,培育产业,专业孵化。
2、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孵化通”、创保基金、蓉创基金等投贷联动模式,解决新经济企业资金难题。
3、聚集新经济企业1000家,通过全链条培育,形成梯度培育的重点企业,形成系统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4、三期投资规模近10亿元的“全球创新大厦和国际创业公寓”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天府新谷基本达到市场化运营水平高,孵化能力强,形成20000名创业者聚集,年产值近60亿元,税收超过6亿元的具有鲜明国际元素的创业人生态社区。
5、建设天府新谷双创街区,展现活力夜经济,联通天府新谷周边多种业态楼宇及片区,创造性打造成片联段的街区建设和改造,形成若干特色街区,构建“有路又有街、有人又有景”的宜业宜居社区环境,形成“人、产、城”相融相生的创新创业主题街区。

天府新谷孵化器耕耘科技孵化事业25年,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A类)国家级孵化器,是国内首批“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孵化培育链示范单位,也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小企业创新基地,已形成了国内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孵化完整体系。在100余亩的载体上,天府新谷培育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以及与之配套的企业近千家,聚集创业人近20000人,高新技术企业67家,每年新增自主知识产权近400项,新增注册科技企业44家,雏鹰企业、瞪羚企业13家、上市挂牌企业133家,辅导过百项目获得财政支持,每年吸引带动资本4亿资金投向园区企业,园区总产值近40亿元,实现区域税收逾4亿。
天府新谷依托创新创业生态社区的定位,建立“新空间、新基金、新视野”的3.0发展模式。通过众创空间、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天使投资、国际孵化等核心内容的聚集,建成孵化链、创投链、国际链三链融合的具有天府新谷自身特色的孵化创新模式,形成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科技企业成长生态社区。构建以创业人为核心的专业化、平台化科技服务体系,从政策咨询、创业辅导、资源对接、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活动等内容着手,组建专业导师,服务团队为创业保驾护航,通过蓉创茶馆精准的服务活动、高质量助推“新谷系”创业成果转移转化。
二、特色亮点工作
打造全培育链体系,为各阶段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众创空间聚集创业动能,聚合社会创业资源,为创业者开辟道路;创业苗圃探索出免费入驻、定期毕业、长期培养,毕业跟踪的培育体系;孵化器以“孵化生态”和“创业生态”的“双生态”模式为基础,构建以创业人为核心的专业化、平台化科技服务体系;进入加速器阶段,对接产业资源,形成产业同频共振。同时,大力发展区域产业,打造区块链、VR/AR、文创类垂直领域孵化器,现已积极搭建AI技术平台,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带动园区新经济企业不断发展,培育产业,专业孵化,通过与垂直领域相结合,融合最新技术,整合专业服务,逐渐向专业孵化器不断延伸,提升高新区新经济资源的聚集,引领新经济在高新区生根落地。
金融服务方面,天府新谷策划建立创保合伙、蓉创基金、打造“孵化通”等金融服务产品,作为主发起人参与中科联服、中孵基金,通过担保、贷款、投资形成完整的金融服务链条,采取投贷结合的模式,向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国际化发展板块,通过“三网一枢纽、三跨两转的”开放拓展模式,引进国际化创新资源和机构,布局海外载体,搭建国际桥梁,打通国际科研成果交流交往的通道。引入欧洲排名第一的加速器SBC,首次进驻中国,落地天府新谷,建立项目、人才、要素的跨境交流平台。在上海湾谷打造高质量“飞地”建设,让全球项目有效落地,吸引优质项目来蓉发展,为国外项目提供了一把打开中国市场的有效钥匙。正加快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在国际已建载体基础上,继续探索在欧洲、亚洲等建立离岸孵化基地,并携手国际知名孵化器、加速器,通过共建、共管、共交往模式,吸引国际创新成果来川、来蓉转移转化,建设全球化创新要素聚集的国际化创业社区。
三、2020年工作计划
1、打造区块链、VR/AR、文创类垂直领域孵化平台,现已积极搭建AI技术平台,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带动园区新经济企业不断发展,培育产业,专业孵化。
2、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孵化通”、创保基金、蓉创基金等投贷联动模式,解决新经济企业资金难题。
3、聚集新经济企业1000家,通过全链条培育,形成梯度培育的重点企业,形成系统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4、三期投资规模近10亿元的“全球创新大厦和国际创业公寓”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天府新谷基本达到市场化运营水平高,孵化能力强,形成20000名创业者聚集,年产值近60亿元,税收超过6亿元的具有鲜明国际元素的创业人生态社区。
5、建设天府新谷双创街区,展现活力夜经济,联通天府新谷周边多种业态楼宇及片区,创造性打造成片联段的街区建设和改造,形成若干特色街区,构建“有路又有街、有人又有景”的宜业宜居社区环境,形成“人、产、城”相融相生的创新创业主题街区。

